- 广州市海珠区碧心公益服务中心2023-05-116652
这一天,原本只是像往常的一天,往后的生活却被一份血常规检查报告打乱了节奏。
2021年7月,小楠还在读小学五年级,一次发烧伴随出现的淤青和红点,引起了妈妈的警觉,上医院检查后发现,小楠的血常规白细胞出现异常偏高,医生怀疑是白血病,让他们从东莞到广州再做检查。
妈妈赶紧带着小楠来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,不出所料,小楠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(高危),情况危急,但由于当时科室没有空出的床位,他们在急诊待了两天,小楠妈妈用了“度日如年”来形容焦灼不安的那两天。
直到转入科室病房,小楠整整发烧半个月,第一次住院住了60天,体重也跟着从86斤掉到66斤,情况变得让人措手不及。
1
//
化疗的日子也不好过,每一道关都无比煎熬,恶心,呕吐,吃不下饭,掉头发……每次上药身体都会很不好受,但小楠很少哭闹,也很少抱怨,医生经常说他是个懂事的孩子。
但医务社工黄姑娘也告诉我们,因为生病,小楠的性格沉闷了很多。
见孩子强忍病痛的折磨,做父母的心如刀绞。像许多患儿家长一样,小楠妈妈常常陷入自责、后悔和不理解的情绪,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做得不对、不好的地方,才会让孩子经受这种苦难。
由于病情进展,数次化疗仍没法把某个细胞值“打”下来,医生建议做骨髓移植效果更好,想到孩子和移植费用,妈妈好几天都难以接受。
经过多次讨论,他们一家决定打破重重顾虑,“我们没想放弃,因为这是我们唯一的孩子,又一直这么懂事。”
在治疗最痛苦的时候,小楠还和妈妈说:“妈妈我想活下去,我才十岁,我还没去外面看看世界呢。”听到这句话,妈妈忍不住流泪了。
2 //
小楠一家从老家河南到东莞谋生,数年来攒下的钱,在高昂的治疗费面前不过杯水车薪。加上孩子生病需要照顾,小楠爸妈没有稳定的收入,前期化疗已经让他们掏光了积蓄。
在社工的悉心开导下,小楠妈妈慢慢冷静下来,为孩子的移植费想办法。
她看到医院走廊上贴着爱心基金的信息,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拨通了碧心公益的求助电话,经过评估审核,最终申请到“让爱告白-小白救助”项目的资助。
“就想看看能不能有什么补助,没想到后来真的拨款一万元!”小楠妈妈说,“当时真的是又惊又喜,对于我们来说就是雪中送炭,感恩!”
与此同时,在珠珠救助平台与社工的协助下,小楠还申请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、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和广州市伟博儿童福利基金会的资助,这些汇集起来的爱心资源,有力地缓解了小楠一家的经济压力,更给予他们应对困难的信心。
去年六月 碧心工作人员回访小楠一家
后来,历经艰难险阻,小楠终于如期入仓,完成了骨髓移植。
这一路收到的每一份帮助,不管是社会爱心基金、亲戚朋友,还是病房互相鼓励的家长和医护、社工,小楠妈妈都默默记在心里:
“非常感谢大家的帮助和国家的好政策,不然真的承受不了,谢谢你们对孩子的关爱,好人一生平安。”
3 //
小楠妈妈在医院照顾孩子,爸爸在外面负责后勤,送东西和处理琐事,其余时间打打散工。有时候他们也会吵架和情绪崩溃,但在孩子面前,小楠妈妈很少掉过眼泪,一直保持坚强乐观的状态。
她常常安慰小楠,生病是暂时的,每个人都会生病,坚持一段时间一定会好的,一定要乐观,不要多想。
而小楠也很体贴,很多时候自己明明很难受,还会提醒妈妈多吃饭,好好休息。
“他还会说妈妈为了我辛苦啦,等我好了下半生我养你,让你享福。”妈妈十分感慨,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小楠,有时候说的话就像个大人一样。
住院时的母亲节 小楠送给妈妈一朵康乃馨
目前,小楠康复已快一年,他们一家也回到河南老家生活。妈妈说回家换一换环境,也可以陪陪家人。
平时,小楠在家会写字、下棋,去球场打打球,有时候玩下游戏,再休养一段时间,他便可以回到熟悉的校园了。
妈妈发来小楠的近照,他站在乡下一片田地里,看起来状态不错,妈妈在朋友圈写道:
“春暖花开,万物复苏!回家一个月长胖许多,心情也开心许多!唯愿你以后开心快乐,平安健康!其他的一切随缘!”
陪小楠闯过一关又一关的妈妈也想对生病的孩子们说,加油,一定不要轻易放弃,好好生活,积极配合治疗,困难只是暂时的,一定会好的。